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节能减排 科学发展 > 工作动态  
 
 

中化涪陵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时间:2008-05-14

  近年来,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单位积极积极响应号召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地处长江流域三峡库区腹地的中化化肥下属企业——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中化涪陵”),通过加强节能减排,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在处理污水方面,中化涪陵对工业废水实施“源头抓起、过程控制、分级利用和循环复用”等举措,实现了工业污水“零排放”。同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废水排放;实行用水指标管理,严格控制生产用水;采取措施加强生产废水回收利用。通过对水资源按照新水——设备冷却水——工艺冷却水——清洁工艺用水——次清洁工艺用水——可用废水的工艺水的流程使用,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过去,中化涪陵从长江抽1吨水,生产线上“走”一圈只用掉200多公斤,其余的水作为工业废水直排长江;而今,1吨水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技术处理反复利用,中化涪陵从每年循环使用的废水中可回收价值500多万元的磷硫资源。上世纪80年代以前,每生产一吨硫酸要耗水120吨,现在只需2.8吨。去年,中化涪陵内部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7%。

  为切实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中化涪陵还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动企业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发展模式,逐渐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磷铵生产过程产生磷石膏废渣这个“老大难”问题,中化涪陵2006年启动了磷石膏综合利用工程,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年产20万吨的水泥缓凝剂生产装置和年产10万吨的石膏粉生产装置,每年可综合利用磷石膏40万吨。其后,中化涪陵还将上马磷石膏综合利用工程二期,每年可以消耗磷石膏120万吨,节约天然石膏资源100万吨。

  此外,为回收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中化涪陵在兴建硫酸生产装置时充分考虑了余热综合利用问题。2007年,中化涪陵利用余热发电6001万度,节约支出1800万元。除发电外,余热还直接供应中化涪陵磷铵厂、复合肥厂生产装置的供热,能耗大幅下降。上世纪90年代初,中化涪陵生产1吨磷酸一铵耗能300公斤标煤,2007年则下降到了33.2公斤标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也由2004年的1089公斤标煤降到了2007年的532公斤标煤。

  2004年以来,中化涪陵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各项技术改造、工艺升级和设备引进,各类资源、能源得到了有效利用。2007年,中化涪陵生产各类化肥150万吨、硫酸130万吨,产值、销售收入双双首次突破20亿元,实现利税1.39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中化涪陵自“十五”以来,万元GDP综合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81.69%和57.64%,累计实现节能160.5万吨标煤,节水26080万吨,进入全国化肥企业节能减排先进行列。

  中化涪陵下一步将力争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0%、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在达标的基础上再降10%、水的循环利用率和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为集团公司整体节能减排工作作出贡献。

  中化涪陵的节能减排经验受到国家有关方面重视,被中宣部、国资委列入“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专题宣传计划。4月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等13家中央、行业及地方新闻媒体记者赶到重庆进行了联合采访。4月16日开始,各媒体陆续刊(播)发了对中化涪陵节能减排经验和成果的报道。

相关新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24 13: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