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珠海 牟向峰:做一个筑造精品永不止步的共产党员

时间:2011-08-26

        我叫牟向峰,1982年大学入党,现任中化珠海总经理。6年来,在集团公司战略部署下,历经恶劣环境和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以安全保障、质量优良、累计进度提前10个月、节约投资8830万元的优秀业绩,筑造了年吞吐能力达1560万吨的8万吨级石化公用码头和67万立液体石化库区的精品工程,在昔日的荒滩野岭上耸立起华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中转基地。在石化仓储行业首次荣获全国EPC总承包银钥匙奖、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和中化集团“四好”领导班子等多项荣誉。成绩的取得是集团的英明决策、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和全体同仁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一名共产党员、企业总经理的应尽职责和肩负使命所驱,是集团创造价值、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的体现。

用神圣职责建设精品工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集团的重托就是神圣的职责。只有坚韧不拔、身先士卒才能建设精品工程。

        2006年2月,我任职中化珠海总经理,被建设国际一流的石化物流基地的宏伟愿景所鼓舞。然而一期工程严重滞期和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两大挑战使我上任便面临严峻考验。在就任的途中我星夜拜访中化广油了解市场需求,当凌晨一点离开广州时,市场下滑和股东需求仅为可研的50%和20%以及如调整方案势必再次推迟工期的巨大压力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面对巨大压力,我暗下决心,坚定信念: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不仅要抢回工期,更要筑造精品工程!

        2006年3月在国内实施EPC总承包的业主管理尚无经验可寻,公司认真研究国内外项目管理的各种模式,在集团率先采用国际流行的固定总价EPC总承包合同模式。为检查总承包商是否落实赶工要求,自己多次驾车3小时周六从深圳赶回珠海高栏港工地,每次直到深夜方才离开;2008年15级台风“黑格比”正面登陆高栏岛,当自己指挥全体人员安全撤离,最后一个离岛时,山洪浸入乘车半米多深,用公司消防车才脱离险境。

        为满足客户于2008年3月进储化工品的紧急需求,南迳湾化工品库区建设只有14.5个月工期。2007年9月开工时长达60天的高温酷暑;2008年2月南方的冰冻雪灾以致设备、钢材滞后到位;2008年6-7月,连续53天50年不遇的强降雨令工地洪水横流,无法施工。到8月份进行管廊建设时,绵延数百米的地下岩层根本无法打桩铺管!一个接一个的巨大困难令建设者倍感失望和沮丧,但按期建成精品工程的神圣职责使我决不能言退,更不能放弃!白天深入工地,夜间研讨问题,即使出差晚上返回,亦从机场驱车五十公里到现场巡视。酷暑里,黎明即起,深夜方归。雨季里,待命工地,雨停即作,抢回每一个间隙。为了保证夜间施工安全,我深夜11时钻进罐内检查安全措施。为了优选供应商,我与同事日夜兼程6万公里,对135家供应商逐厂考察。路边店途中充饥,午餐麦当劳带到供应商的会议室。连续5个新春佳节,万家欢度,我同项目建设者日夜奋战,不思停息。

        艰辛只因攀登,攻坚成就卓越。正是这种1800个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拼搏精神,铁炉湾一期工程在我到任已滞后5个月,最终按期建成。南迳湾化工品库在经历无数艰辛与拼搏之后,提前29天竣工;二期工程克服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严峻挑战,最后提前6个月投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以先进技术筑造精品工程

        作为一名党员总经理,面对项目建设的各种挑战,只有坚持创新,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才能打造精品工程。

        二期项目建设因股东及市场需求,41万立库容的工期由正常的30个月压缩至22个月。就在项目全面开工、加快推进时,详勘发现局部20-40米的地下淤泥层将使2台5.5万立罐基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必须马上进行局部地基处理!如采用传统的桩基法需新增投资2400万元,工期延长7个月,需求客户亦将丢失。我顶住工程项目建设不宜采用创新技术的风险与压力,与地基专家认真研究上海建筑集团提出的国内外罐基建设尚未采用的疏桩劲网复合地基技术,在北京、上海、珠海先后6次召开专家论证和方案优化会议。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毅然决策在国内储罐地基处理中,首次创新使用该技术。在历经元旦、春节及连续3个月日夜施工后,终获成功,节约投资1800万元,减少工期4个月。为二期项目最终提前6个月建成投用抢回了工期。

        二期项目建设与一期管线碰头点多达63个,均需在一期停产清洁管线才能动火焊接。但因一期项目一直满负荷运行,难以实施停产清管焊接。我与技术团队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多次进行实验,终于在国内创新发明易燃易爆管线在线冷切割焊接技术。在含油管线只需通球,而不须洁净处理就可实现管线焊接,节约工期一个多月,赢得了建设精品工程的宝贵时间!两项技术均被列为集团科技项目并申报国家专利。

凭创新发展赢得精品工程

        在新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只有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业务,才能实现项目一投用就能赢得市场,创造价值。

        项目建设从立项到建成一般需要3年以上时间,市场往往发生巨大变化。2007年已经调整的铁炉湾18万立库容建成时燃料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储罐空置的压力日益增大。我与业务团队上百次拜访客户,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创新成品油保税中转业务,连续三次对刚建成的燃料油罐区进行工艺改造,使其更加适合成品油保税中转的需要。在2008年投运当年即实现了年周转8次的行业满负荷水平。

        2008年11月化工品库建成投产时,金融危机正肆虐全球,化工品市场全面萎缩,公司再次面临刚投产就空库的尴尬境地。我们多方捕捉市场需求,积极协同中化新业务,及时抓住台塑石脑油紧急存储需要,通过连续20个日夜的技术改造,将化工品库改造成能够兼储石脑油的多用库,最终达到台塑同时进出7.75万立石脑油的要求,实现了一投产运营即满负荷运转的行业奇迹。这亦是海峡两岸直航后的首次成功合作,赢得了台塑的高度赞誉!

        2009年二期项目建设时,我们及时总结一期项目刚建成时即需技术改造的经验。在项目设计时便充分考虑客户的多种需求,将每一个罐组均设计成可同时兼储3种油品的弹性功能,并按最高安全等级建设。2010年12月,当项目提前6个月建成投用时,虽有19万立航媒库容因香港机场油库投运面临巨大挑战,但由于我们及时抓住了珠海宝塔石化和成城沥青年底开车急用储罐和成品油进口及保税中转需求,41万立库容当月投产便全部实现满负荷运营,再创行业奇迹!2011年投产5个月即实现利润2823万元,全年预计超过4000万元目标,是可研的4倍,真正实现了创造价值,追求卓越的目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1年新春初一,我在现场带班,高栏港油轮穿梭,南迳湾灯火通明,回眸6年来的奋斗历程,无限感慨和自豪:南海之滨百岛城,高栏逐鹿起群雄;亿吨大港通世界,中化战略亦先行。神石映日春已报,玉罐耸立杜鹃红;巨轮碧海鸣长笛,兔豪着墨现彩虹。

相关新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24 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