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化的炼化梦——记泉州石化常务副总经理王宗尚 |
时间:2011-06-01 来源: 视力保护色: |
湄洲湾南岸,昔日渔网密布的海平面,如今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光景:看不到尾的土方车队、戴着安全帽的工人、竖起的一台台夯机……这就是位于湄洲湾石化基地泉惠工业区的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简称泉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施工现场。 “这已经是我来到泉州的第六个年头了”,泉州石化常务副总经理王宗尚深情地对记者说。在这片远离京城的闽南之地,为了圆中化几代人的炼化梦,他带领着一群创业者,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激情、勇气、智慧的创业之路。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2005年,中化炼化的目光从国外转向国内,王宗尚和他的团队,从选址到可研、设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泉州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奠定了中化炼油事业坚实的基础。 从选址到建设千万吨级炼厂,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这对已过不惑的王宗尚来说,意味着职业生涯紧紧与项目捆在了一起。大炼油项目充满难以想象的挑战:国家审批日趋从紧、竞争对手的强势干预、复杂的自然环境、精密运转的系统工程,每走一步都需要克服巨大困难,都面临艰辛的抉择。 “有过困难,有过挫折,但无论什么情况,我都坚信,在集团公司的全力支持下,这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炼厂一定能建起来!”王宗尚的话掷地有声。2006年9月,他来到泉州,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在泉州、惠安简陋的办公场所中,承载着中化炼化梦的“希望种子”,在这里顽强地生根、发芽、成长。 面对困难,王宗尚和他的团队从未退缩。2009年7月28日,受外界干预,在洛阳的设计方再一次停止了泉州石化项目的设计工作。得知消息的王宗尚星夜兼程,第一时间赶到洛阳,经过三个不眠通宵,最终说服该机构重新启动设计,并在10月14日获得常减压、柴油加氢和煤油加氢三套新增装置的基础设计文件。“竞争对手的阻挠,说明我们的方向正确,更证明了我们未来的竞争力。”王宗尚坚定地说。 2009年,随着项目范围的变化,环评报批涉及到安全距离内居民的拆迁,泉州市政府主动向泉州石化提出进行生产区平面优化调整的建议和恳请。对厂区进行优化调整,将在项目审批中占据主动,更具备建设世界级大型石化基地的潜力,但同时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极其重大。动?还是不动?这对泉州石化人是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王宗尚和他的团队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周密的论证分析,权衡轻重,在反复考量下,毅然决然地向集团公司提出建议:为企业长远发展,厂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他的建议最后得到了集团的认可和同意。“完成如此规模的大项目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决断的勇气。”王宗尚说。 正己修身 率先垂范 “大项目建设是一个利益交织之地,成与败、荣与损的转变只在一念之间。”王宗尚告诉记者,“每个参与项目的人,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必须坚持节俭办企,不能被利益诱惑。” “正人先正己”。“这个项目不仅是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也是我的寄托和梦想。”王宗尚说。泉州石化办公室职员郑木全感触很深:有一次,呼啸的台风刮破了主厂区办公室的屋顶,破损的石膏板正好落在王总的办公桌上,“在维修工还没来之前,王总稍事打扫,便在四处漏风的屋子里继续工作了。” 对于王宗尚来说,用旧电脑桌拼成长条,盖上简陋的绿绒布,就成了他和同事们最高规格的会议桌;早上一份汉堡、中午一顿速冻饺子、晚上一碗方便面,是他的一日三餐,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堆着成箱的方便面,“一个人租住在市区,吃泡面最方便。”王宗尚如是说。一次技术论证前夜,为了全面掌握相关信息,王宗尚在办公室呆了一夜,困得实在受不了,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凌晨四点被冻醒了,起来发邮件。让他最感动的是,十分钟之内,竟然收到了下属的回复。 多年如一日,王宗尚激情依旧、笑声如昔。这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塑造出了泉州石化团队“敢打硬仗、连续奋战”的作风。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日常工作中,王宗尚特别注重引导他的团队成员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好廉洁自律,“我们一定不能辜负集团的期望,必须将项目建设成为‘阳光工程’,决不能建设一个项目倒下一批干部。” 以人为本 精诚团结 泉州石化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源自以前单位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加上两地分居的不在少数,紧张工作之余,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调,会有身在异乡的感觉。”郑木全坦言。 如何提升团队的凝聚力,营造一个“家”,这是作为公司主要管理者之一的王宗尚一直思考的问题。“每到过节放假,因为工作所需,很多人回不了家,王总都会出现在公司,和留守的‘单身汉’们一起聚餐。”郑木全说。一次开经办会扩大会议,王宗尚无意听说参会的某位员工当天生日,就赶紧吩咐人准备了蛋糕,会议结束后一起给该员工过了个生日。 在王宗尚的倡议和组织下,泉州石化举办中秋晚会、篮球赛等一系列业余活动,把大家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增强了归属感。即便在最繁忙的时候,公司管理层也会抽出时间,与一线员工直接交流,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关心其生活,尽力解决实际困难。 在王宗尚等人的努力下,几年来,泉州石化已经磨砺出了一支能打硬仗、敢担责任、勇于奉献的队伍,带动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公司也由几十人发展到了四百多人,大家一起众志成城,为建设大炼油项目砥砺前行。 定下项目从50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到1200万吨/年炼油的实施路线;争取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支持,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突破青兰山石料贫瘠的自然条件;进行大型转动设备国产化科学论证;协调项目外配套工程同步推进;为企业建设和发展获取资源…… “为加快实现中化人的炼化梦,从去年开始,刘德树总裁亲自挂帅担任泉州石化董事长,业内有着崇高威望、经验丰富的杜国盛副总裁坐镇指挥,我们的信心更足了。”王宗尚说,在不远的将来,一座宏伟的现代化炼化企业将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将成为支撑中化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