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现状认识出现偏差,主要还是由公众普遍对国有企业有更高的关注度引起的。在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和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中化集团建立了覆盖各个环节重大税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对话嘉宾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杨林
记者:现在很多人认为,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普遍做得比国有企业好,对此您怎么看?
杨林: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确实有一些大型企业由于忽视税务风险管理,在税务检查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税收不合规现象,经营业绩和社会声誉遭受损失。不过客观地讲,国有大型企业出现此类问题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国有企业的确应该把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争当税务风险管理的榜样。
记者:既然您认为国有企业更应成为税务风险管理的榜样,那么为什么监管层和中介机构却普遍认为国有企业落在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后面,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杨林:社会上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现状认识出现偏差,主要还是由公众普遍对国有企业有更高的关注度引起的。同时,虽然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已逐渐理顺,但政府在对企业的资源配置等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有的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预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带有税务风险的经营行为,国有企业应对的空间很小。同时,除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开展经营管理外,国有企业往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的地方政府还希望企业能对地方财政多做些贡献,这些责任可能引起多缴纳或者提前缴纳税款,也会带来一些风险。
记者:据我所知,中化集团已23次入围《财富》全球500强,2013年名列第119位,主业分布于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等领域,在境内外设有300多家经营单位。我特别想知道的是,对于中化集团这样一个大集团企业,近些年来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实现了哪些重点突破?成效又如何?
杨林: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引导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合理控制税务风险。中化集团按照这一指引的要求,在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和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覆盖各个环节重大税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是设立了有效的税务管理架构,并明确了岗位职责。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我们从税务职能和行业特点的双重复核管控原则出发,在集团公司会计管理部下设的税务部分别按税种及职能类别设置不同岗位,并与现有五大板块的税务经理结合成中心团队基本架构,按照不同业务性质划分,形成涉税事项双重复核机制,并不断强化对税务管理团队的培训。
二是建立了税务决策参与和风险防范机制。我们不断增强税务管理在重大涉税项目中的事前参与度,并在集团层面充分整合税务资源。集团投资委员会拟定的投资项目,所有涉税事宜均由集团税务管理人员协调各业务部门税务经理、税种税务经理参与研究,最后经集团会计管理部总经理审核同意后上报投资委员会。各下属公司涉税金额超过公司税前利润5%的,或对企业有较高声誉风险的税务事项,各业务部门税务经理要上报集团征求意见并备案;各业务部门税务经理还需要就本公司拟投资并购项目涉税金额超过100万元的经营事项,形成专项报告上报税务中心团队,税务中心团队分派相关业务部门、税种税务经理审核并制定税务筹划方案。
三是制定了统一的内部税务管理标准。规范了各税种日常税务申报、缴纳管理流程、常见风险控制流程等税务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完善了税收政策研究制度、税务检查机制、考核机制等税务业务考核管理流程。
记者:未来,您认为中化集团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哪些工作?
杨林:我理解税务风险管理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纳税人正确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即税务合规管理;二是纳税人能够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在规避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开展税收筹划,即价值创造管理。目前,公司已经提出了“打造价值创造型财务”的整体财务战略目标,中化集团将在目标指引下继续健全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并且更加关注第二层面的风险管控问题。
作者:张剀 黄靖翔
http://www.ctaxnews.com.cn/xinwen/sdfx/201406/t20140616_1603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