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竞争力

时间:2014-12-06     来源:农民日报
视力保护色: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掌握核心竞争力

双方共同出人员组成这样一个团队的最终目的就是强强联合,将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结合到一起,并发挥到最大。

2011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资成立了中种杂交小麦(北京)有限公司,拉开了国内杂交小麦科企合作的序幕,在为国内杂交小麦商业化搭建推广示范平台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着品种和制种技术。

中种集团资金入股、北京农科院技术入股合资成立的中种杂交小麦公司可以说是种业界资本与技术联合的典范,如此合作,既为新技术提供了推广的舞台,又为资本提供了投资的空间。

北京农科院在技术入股的同时,带来了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中种集团在注入资金的同时,带来了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科企双方互相补充,组成了一个资金雄厚、技术扎实的团队,从而将杂交小麦快速推向产业化。“北京农科院这边不仅仅是科研上的优势,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中种杂交小麦(北京)有限公司经理姜涛评价说,“同样的,中种这边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也是有优势的,双方共同出人员组成这样一个团队的最终目的就是强强联合,将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结合到一起,并发挥到最大。”

科企合作对于企业盈利的帮助不言而喻,种业内一直存在着“谁有好品种,谁就有市场”的说法,对于科研院所而言,开展科企合作让高新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让科研方向更“接地气”、更贴近应用。“农民愿意种的品种才是好品种”,以科企合作为桥梁,科研院所从企业那里了解到育种研发应该朝向何方。“科企合作,对于企业来说,在盈利上的追求是肯定要有的。”中种杂交小麦(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兆波说,“但站在产业方面来看,科企合作是种业长远发展所必须的。”

中种杂交小麦公司成立后,企业和科研院所并不是单纯的销售与科研的关系。“基础性研究更多的由北京农科院来完成,而应用研究基本上都是由杂交小麦公司来进行的。”陈兆波告诉记者,“杂交小麦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由杂交小麦公司来完成的,例如杂交小麦规模化制种技术、测试体系和示范体系的建设等等。”

如何让好品种与市场需求对接,让农民认可、接受新品种,在推广的同时将新品种产业化,是科企合作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杂交小麦的栽培技术与常规小麦有很大不同。”陈兆波说,“杂交小麦的分蘖力很强,播种量要低于常规小麦一半左右,我们也在努力改变农民的种植习惯。”良种良法的配套完善使得杂交小麦产业开发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这一切从研发到推广,既离不开科研院所也离不开企业。

记者:王澎

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4-12/06/nw.D110000nmrb_20141206_4-05.htm?div=-1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24 13:26:06